美章网 资料文库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音乐教育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音乐新课程改革指导文件中,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突显地方所特有的人文地理及民族文化的课程成为该次改革中尤为重要的一点,这为当前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了创造性地使用国家提供的音乐教材资源外,还应结合本地区特点,充分发挥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服务。“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自己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1]在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继承各民族的音乐财富,从而更为深刻的理解民族精神,在行动中践行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本土音乐,这包括了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等音乐类型。如云南的纳西族自治县纳西古乐、东巴音乐都是我国历史上最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之一,这些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与发展。而如今的音乐教育现实是很多人对本土音乐不了解、不熟悉、不会唱。因此,作为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音乐教育负有责任将本土音乐渗透于音乐教育中,挖掘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来促进本土音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然而,高师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源泉,如果在培养过程中未建立培养学生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机制,对于演唱、演奏本土音乐不重视,则会导致该源泉的枯竭。再者,本土音乐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在理解、感受、热爱本民族所拥有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愿为发展本土音乐贡献一己之力,故而,受教育者了解、熟悉、会唱本土音乐是必备基础。如果音乐教师自己不具备关于本土音乐的知识和能力,又如何能够去进行本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又如何去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的音乐新课程改革,高师音乐教育中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是进行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前提。

2.全球化视野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诉求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潮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地方或本土文化极易被同质化,这是各个民族在全球化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另外,全球化大潮中,文化多元化或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是急需的,因为文化同质化带来的是文化多样性的泯灭,它导致本土文化的消失,而文化多样性是保持本土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文化多样性或文化多元化是承认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凝结了本土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等方面的内容,这是本土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所以,在全球化大潮中,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多元化的存在,而不是文化同质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包含了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吸收多样音乐文化等各个部分,坚持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才能保持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又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确认了音乐教育的文化身份。另外,在当今全球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教育工作也势必强调全球化视野中地方文化与教育的融合。本土音乐生存与本土的人文环境之中,其所包含的文化烙印,是音乐教育中无法脱离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来考察和研究本土音乐的教学,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当然,本土音乐教育还需要从全球化、多元化的视野中来研究,做到本土音乐与教育思想的融合。将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进行联系与融合,从本土音乐自身特质的角度来审视音乐教学,充分探讨和利用本土音乐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认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本土音乐的价值,推动本土音乐教育的实施。

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之策略

1.因地制宜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每个地区的高师所在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本土音乐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记录和传递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表达着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活动所表现的当地人的情感生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本土音乐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如何将这些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是高师音乐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高师的音乐教育中可以组织教师对本土的音乐文化资源进行采集与整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例如,让民间艺人走进音乐课堂,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们更为直接地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更加热爱自己的本土音乐。这对于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其采用的方法有综合调查类、专题采风类、访问类等等,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受、聆听到本土音乐,并且结合自身在课堂上所学习的技术整理音乐、记录音乐,从而发现本土音乐的特色,整理为采风报告,为本土音乐的整理与传承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体现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实际音乐课堂之重要性,有利于本土音乐在学生中的传播。

2.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一直沿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本土音乐所具有的课程体系未进行深入探讨,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与体现。在提倡建构该体系时,我们也应该多加了解各种民间音乐的教学模式,在有关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教学实例中,柯达伊提出将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收集和编写以民族音乐作为核心内容的多声部视唱练耳,以此发展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和听觉,让学生在接受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之下,仍保留着民族音乐的内容,这样模式与内容的相结合,不失为我们借鉴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时,笔者以为需要遵循本土音乐固有的传承方式,如本土音乐传承中的即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甚至还可以学习本土音乐的固有的记谱形式,如文字谱、工尺谱等,这些记谱记载着本土音乐的历史、文化传统等,这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将本土音乐的真实图景展现出来,保证了本土音乐的纯正,切勿让过度改编而丧失其原本面貌的民间音乐进入学生的学习范围,否则也就失去了推行本土音乐进校园的初衷了。

3.增强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本土音乐的文化传承最终要落实到人的问题,教育者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音乐教师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执行者,本土音乐能够走进课堂,音乐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音乐教师需要一种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和激情,要有一种传递本土音乐文化的敬业精神,这种态度与价值观是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其次是音乐教师自己要熟悉和会唱本土音乐,掌握本土音乐的基础知识及文化、社会背景;再次是需要掌握本土音乐的教学模式和相关的教学方法,在承担本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对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的深入研讨也是高师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所在,是能够顺利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的保证。但由于本土音乐教育在高师的音乐教师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是“不屑一顾”,令其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因此,加强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让高师的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的观念、价值观、方法等有一个了解,教育者要认真学习民间音乐,深入调查民间音乐,在此基础上能够把握本土音乐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力争用最易接受的方式来教学本土音乐,这对于促进高师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展示音乐自身的美,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发现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美,是审美价值观的意义所在。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通过审美心理来陶冶心灵、塑造人格,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就是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音乐各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我们亲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激荡,使我们对音乐有独特的见解。

使我们感受到音乐是有意义的,音乐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我们用心感受的教育,而音乐教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小时候就有着想当老师的梦想,我想这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让我们再次感受音乐,领悟音乐的真谛,使之达到一种境界——音乐审美的境界,音乐审美的境界不仅仅是对音乐表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心”的理解,无论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只有心动才能达到音乐审美的最高境界。《乐记》中说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无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族,谓之乐。”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农村音乐教师很少接受高层次培训、研修,对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缺乏认识,很难突破旧的思想束缚,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音乐教师待遇较低

由于受多年形成的老观念影响,音乐学科得不到足够重视,在评优选先、工资晋级、提拔干部时农村音乐教师位处弱势,所以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师个体发展。

三、改善农村音乐教师现状的建议

如何改善农村音乐教师现状?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榷。

1.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定期组织进行不同层次音乐教师培训。如音乐教师上岗培训、音乐骨干教师培训、音乐优秀教师培训、音乐名师培训。正如全国开展的“国培行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远程培训长远作用。

2.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加强对音乐教师、音乐教学的管理,制定和采取有利于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和举措,促进农村音乐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3.加大音乐教学设备投入,按国家标准配备音乐教室、音乐器材,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配套光盘等等。切实改善农村音乐教学硬件基础,以此来推动农村音乐教学与音乐教师的发展。

4.农村音乐教师要树立自主研修的意识,不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等不起,可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相关音乐教育的书籍、音乐教材的挖掘、音乐教参的阅读、自身的艺术素养、音乐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校际间同行的教学研讨等方式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5.充分利用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相信每一位农村音乐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时都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不能实现自己的教学设想,乃至教育理想,久而久之,埋怨、无奈、惰性接踵而来。记得首都师大音乐专业博士生导师郑莉教授在与西部地区一线音乐教师通过网络互动时谈到:“音乐课重点是教会学生鉴赏感受音乐,要让学生多听,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比如,网络、电视,央视音乐频道每周都有“名曲赏析”可以让学生按时收看,在音乐课上进行讨论、交流”,试想,如果持之以恒的照此方法坚持下去,相信农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同时,也可利用、开发、普及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比如,甘肃地区有兰州鼓子、陇东的道情、临夏的花儿等等,还可用民族乐器进行教学如:笛子、琵琶、二胡和一些少数民族乐器等等,做一个积极的、智慧的农村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流行音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学应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要突破口,没有兴趣的牵引和调动不仅教学过程中吃力,学生也无法在学习环节提升自身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他们的关注对象入手,实施证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因此结合流行音乐开展的音乐知识教学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为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适当的引入流行音乐对阵个教学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中利用流行音乐深度整合教学的现象还并没有普及开来。同时,这也为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做出积极贡献。

2.流行音乐的基本属性更加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流行音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和群体。流行音乐以大众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为创作主体,方式简单灵活,思想通俗易懂,节奏清晰鲜明,旋律朗朗上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创作是在遵循音乐规律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青年受众中迅速展开的一种重要音乐形式[2]。在这种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音乐教学在这些不同侧面之间的呢关系,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影响到关键作用和前提,从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加符合我们在这些教育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作用,从而在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中能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

二、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具体措施

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特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在利用这种音乐文化丰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到流行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音乐教材进行合理的设计。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材的编写对学生和教师造成的影响。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流行音乐的编排与整合,而且这种整合不是将流行音乐内容照搬到教材当中,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必要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满足学生对知识和娱乐的两方面需求。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正确、合理的发挥流行音乐功能的具体体现。流行音乐创作和传播的自由性使得这一文化现象中不很包含了积极成分,同时也充斥着社会当中各种不良思想,对学生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当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甄别能力为基础。帮助学生正确的分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糟粕和精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品位,主动思考知识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音乐教学中对流行音乐的以来和帮助作用。

3.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流行音乐引入教学需要借助具体的音乐手段,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这种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为此引入多媒体手段作为重要辅助,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应当结合教学工作需要和具体流行音乐之间的关系开展。教师应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表现在流行音乐的引入上,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已经引入的这些元素如何有机的、恰当的整合到教学课件当中。

三、结语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心性本净:童心世界与艺术世界相通按照著名佛学大师吕澂先生的观点,心性本净源自以《大乘起信论》为基础的中国佛学心性说。丰子恺受弘一法师指点教育,虽未剃度出家,但佛学修为极高,把心性本净和儿童的纯真、纯净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佛性童心理论与实践体系。为什么能把二者融合呢?他说:“童心的世界’与‘艺术的世界’相交通,与‘宗教的世界’相毗连”。我们从丰子恺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和从事的音乐教育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种佛性童心。佛性,是他自己的性格和修为;童心,是他自己对待儿童音乐教育的态度和方法;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作为一个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的丰子恺最重要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实践。与其说丰子恺的佛性童心直接源于李贽,还不如说丰子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况且他还具有非凡的艺术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他也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文章《告母性》中他首先阐述了他的童心观: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鉴于丰子恺吸收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文在此初步分类认为:佛性,更多是指向佛教学说,慈悲、包容、大爱;童心,更多指向道家学说,纯真、自然、任性。具体到音乐教育上,丰子恺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教人学做小孩子。学做小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长大以后永不泯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仅儿童要保有其童心,成年人也要学习儿童的童心。因为童心里的自由创造、个性自由与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个人都是共通的,其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对丰子恺运用佛性和美育相结合的做法,朱光潜曾赞叹过丰子恺“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这是对他极大的肯定与褒扬。

(二)参禅悟真心:用童心去追求个性解放相同的是,李贽也用《大乘起信论》等所讲的真心来解说他的童心。所不同的是,李贽是一个追求自由反抗程朱理学的斗士,他用波若的真空来否定传统儒家伦理的神圣,最终放弃儒学,皈依佛门。李贽晚年弃儒学和道学,专攻佛学,融会禅宗的净土思想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在贬斥儒家经典和黑暗现实的同时,追求他的纯真和童心。同时,他并不停留于此,而进一步倡导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修佛的目的是什么呢?通常认为,禅宗的观点是见心见佛、即心即佛。他也认为:“夫念佛者,欲见西方阿弥陀佛也……见性者,见自性阿陀佛也,见自性弥陀了,即是成佛了,亦无别有佛可成也。”。也就是说,修佛参禅的目的,就是醒悟真心。他理解的童心,就是真心、赤子之心。那么,真心到底是什么?李贽对童心说的一段经典表述可以回答此问题。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入。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就是说,童心即真心,真心即赤子之心。这点和丰子恺也是一致的。但是李贽认为接受教育、进入社会乃至入职官场后,这种真心被腐蚀或消磨掉了。封建礼教、儒家的纲常伦理,就是扼杀和消磨童心的罪魁祸首,这也是为什么士人门饱读圣贤书后却没有童心的原因。所以,他到了晚年“参禅悟真心”,就是为了保持童心,以对抗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否则童心就散失了,人就成了“假人”,文也成了“假文”。要做一个有真心、真情和真趣的赤子,就必然要摒弃封建伦理道德,甚至与阿谀奉迎、溜须拍马的假道学者门对抗,所以李贽的追求,实际是追求个性的解放。这点,除了他的《童心说》外,在《读律肤说》一文里也说得很清楚:“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于礼仪,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仪可止也……莫不有情,莫不有性,而可一律求之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能看出,在童心理论的核心来源和最终区别上,除了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外,无论是道家、儒家多一点,还是佛家多一点,李贽和丰子恺一样,都是受到儒释道三教的综合性影响,只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最终选择站在佛家的立场看待问题,佛心和童心的相接、相融,不仅符合各自的文化修养和理想诉求,而且极大地扩大了童心说的内涵,启蒙和美育的对象也就不再单单指向儿童,而是指向芸芸众生。李贽要在明朝末年这个程朱理学和王氏心学占统治的年代,追求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以童心说做某种程度上的思想启蒙。丰子恺要在清末民初和民国军阀混战、烽火连天的这一段岁月里普及音乐知识,传递美育精神,开启国民智慧。

二、丰子恺的童心说实践:社会和家庭音乐教育

(一)实践缘起:有感于现实社会里音乐教育的严重缺席丰子恺的青壮年岁月,正直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光。国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何谈音乐教育?但也正因如此,更显其音乐教育之必要: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独立个性、纯真心灵的高素质国民,才能结束国家分崩离析的状态。但在现实中,虽有少数音乐教育,但教育状况是:“学校中,除了课表上的‘图画’、‘音乐’几个字以外,别无艺术的香气了。似乎,这一个小时的图画与一小时的音乐,已能充分达到艺术科的教育目的了。”[13]227因此,他提出:“故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就是情的教育”。这种观点,直接导致童心说音乐教育理论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走向社会走向普及。其实,联想到我们今天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莫不是如此嘛?各种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有了本该积极锻炼身体的体育课和触摸真性情的音乐课,孩子们的童心逐渐被腐蚀和扼杀,真情、真趣亦不复存在。

(二)编写社会普及教材:《音乐十课》《音乐初阶》丰子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也将“童心说”付诸音乐教育实践。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终其一生都在进行,在儿童音乐普及读物方面,他撰写的《音乐十课》、《音乐初阶》在当时和对后世都影响巨大,可算是其在在《音乐初阶》里,他分为七节课和一个附图:第一课音乐序说,第二课音的高低记录法,第三课音的长短强弱记录法,第四课唱歌序说,第五课弹琴序说,第六课提亲序说,第七课管弦乐序说。在具体的内容上,他在文中都是介绍性的话语和常识性的论述。比如,论述大家都熟悉的贝多芬时,他写道:“《命运》描写裴德芬自己的生涯的不幸和奋斗的精神,曲调悲痛。因为裴德芬抱着伟大的天才,但是他的耳朵聋了,这可悲的运命使他的运命不易自由发挥,然而他的精神非常力悍而伟大,拼命和这可悲的运命奋斗,终于克服了这运命,成功了他的杰作。《田园的交响乐》是描写田园中的山水花鸟的风景的,曲调非常愉快。裴德芬平日爱好自然风景,他把小田的景色,雷雨的光景和田园生活的样子,用音乐描写而成这曲子,使人听了好比看见田园的风景画。”从这些内容可见,丰子恺是写给儿童和初学者的,作为入门教材或读物。以贴近儿童之认知规律,符合童心之发展实际。从这些普及性音乐教育教材可以看出丰子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以音乐教育及其包含的佛学精神来涵养童心,不过分注重音乐技法,而是通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塑造国民的纯真的童心人格。

(三)家庭音乐教育丰子恺不仅在社会上普及童心式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家里也是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和儿童成长规律,进行音乐教育启蒙的。在其他的文章中,他也讲述过自己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是如何运用“童心说”去教育的。比如,在《儿童与音乐》一文中他谈到《春游歌》时说:“云谈风轻、微雨初晴,假期恰遇良辰⋯⋯现在我重唱这旧曲时,只要把眼睛一闭,当时和我一同唱歌的许多小伴侣的姿态便会一起显现出来……我无论何等寂寞,何等烦恼,何等忧惧,何等消沉的时候,只要一唱儿时的歌,便有儿时的心出来抚慰我,鼓励我,解除我的寂寞、烦恼、忧惧和消沉,使我回复儿时的健全。”丰子恺对待自己的儿女,就是用这样温馨、甜蜜的音乐教育方式去唤醒他们的童心。哪怕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间里,他带着四个孩子(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东奔西逃,也会选有空的时候到小院里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百感畅快的时候,激发孩子们的童心:最初是三岁孩子的音乐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着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候的“ngamngam”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醒了五岁的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1]30丰子恺就是用这样温和、细腻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去涵养孩子们的童心。如前文所述,这种童心,就包含儿童的真心、真情、真趣。他用音乐来保住孩子们的童心,看似简单随意,其实对儿童影响巨大。多年后,女儿丰一吟女士还能记起当年父亲丰子恺把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小事谱了曲来唱。

三、丰子恺与李贽:童心即真心

丰子恺一直倡导的童心的真,其实是哲学上的本真状态,而不是科学上的实证精神。丰子恺的心性本净是真正的做到了的静,他在俗世里,待人谦恭,谦谦君子的作风;在艺术里,则是真挚、纯净而热烈的;在佛学里,则是虔诚平和的。他不像李贽那样激烈地否定传统儒家文化,而是吸收了儒家仁的内涵,他的童心其实也包括仁爱之心。但以在最终目的上,他们又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塑造真人,为了培养和造就具有健全人格、完美人性的国民,而不至被脏脏社会腐蚀了真趣,被纲常伦理压制真情,散失了真心。李贽提倡童心说,源于他对种种现实的不满,尤其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不满,最终走向佛学。成人即成佛,童心即真心。他轻薄圣人之激烈言论,其实是让青年学子保有童心,而不要被圣人所言扼杀本性,压制创造力。丰子恺从佛学里找到与儿童心理特征相对应的童心,以即心即佛之佛学思维方式设身处地去为儿童着想,并推及所有人的纯净之心,恢复或找到其自性。虽然同为信佛之人,但丰子恺毕竟是一个艺术家,他直接从事音乐教育实践,尤其关注儿童音乐美感的培养,认为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且音乐能永久保住人的童心。所以,童心说虽从儿童而引发,但不仅针对儿童,是针对所有接受音乐教育的国民。

四、结语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第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配套教学设备欠缺。由于农村学校经费有限,加上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音乐课不够重视,投入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根本无力购买充分而有效的音乐教学设备。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学校中,学生并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室,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他们所使用的大都是一些陈旧甚至破损的设备,有些学校连一架像样的电子琴、风琴也没有,更不用说钢琴、提琴了。另外,为了削减开支,很多学校选择低价聘请代课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或者由语文、数学等教师兼而代之,教学的专业性大打折扣,个别中小学甚至取消了音乐课。而正式音乐教师的工资则被压到最低,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师甚至不能参与教学评估和业绩考核,使一些教师对音乐教学丧失兴趣,继而改变专业,从事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或是转做其他行政工作,导致师资严重流失,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

第二,教育观念落后,对音乐教育的意义理解存在极大偏差。在广大农村,人们依然以应试教育为指导,将文化课视为唯一的关注点,认为只有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孩子才有出路,而丝毫不重视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诚然,这种想法是在深刻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原因之下产生的。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人们解决温饱还是个难题,根本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支持学生的音乐学习。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都文化素质较低、知识面较窄,他们认定音乐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甚至担心音乐课的开设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把喜欢音乐、追求音乐的学生视为不务正业,完全忽视了音乐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家长和学校对于事物的态度能够极大地影响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在这种重视文化课而无视音乐审美教学的氛围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便将目光凝聚在文化课的学习之上,将音乐视为无用之物,进一步降低了音乐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以及音乐教学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较低。对于基础教育事业而言,教师的能力和才干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成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建设搞好了,我国的总体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农村的音乐教师力量完备了,全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才能迈入新的台阶。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大都是中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受过专业有素的训练,在乐理知识、音乐鉴赏、歌曲唱作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能力。然而,受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农村生活条件恶劣,交通、通讯不便,文化与科技也显得非常落后,很多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并不愿意选择去农村任教,因而便造成了如上文所述,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而代之的状况。由于这些兼课老师对音乐知识和专业教学方法都不甚熟悉,致使教学方法死板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令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而那些冲破了经济社会文化限制走向农村教学岗位的音乐教师,因为学校不予重视、教学设备不完备等问题,才能得不到施展,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完善。针对以上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我们应当着眼大局、重点突破、对症下药,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观念转变和提升师资力量等措施,扭转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总体水平。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音乐教学设备。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财政投入,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学校规模,配备与之相符的音乐教学设备,比如购置包括钢琴、风琴、电子琴、录音机等常规教学设备,逐步配置包括打击乐器、提琴等其它辅助乐器教具,有条件的还应当建立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经济发展的方针,采取东部带动西部、沿海带动内陆、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加强东西交流和城乡交流,呼吁音乐教育发达地区帮扶音乐教育欠发达地区,促进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推进城乡音乐教育事业和谐均衡发展。城市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农村,与农村音乐教师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以城市音乐教育的成功案例指引农村基础音乐教学的道路,深入农村的城市中小学教师则应当及时将所获信息反馈到上级有关部门,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有的放矢,积极有效地制定应对措施,帮助农村中小学筹集音乐教育资金、完善音乐教学设备。

其次,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若要全面改变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较为落后的局面,仅从资金投入等经济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主管部门、农村中小学及其音乐教师、学生家长与学生本身,都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深入理解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乃至塑造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音乐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战略要素。乡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我们党中央和政府实行素质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还应当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和教育资源因地制宜,保证农村音乐教育经费和教学基本设施尽快到位,注重改善农村音乐教学的内外部环境,努力提高广大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让音乐工作者能够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中小学的课堂上尽情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也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放松身心、体会由内而外的愉悦,与此同时了解乐理知识、开阔眼界,形成对真善美的正确判断,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1.有关教师资源方面的调查与研究。(1)师资队伍的现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音乐课教学任务是由音乐系的老师担任,没有专职的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师。我们针对这个现象,对进入高校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艺术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0%的毕业生跳槽,有20%的毕业生改行,有40%的毕业生准备考研,只有15%的毕业生满足目前的状况。(2)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随着近几年来各个高校不断扩招,音乐教师的队伍也在随之扩大,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音乐教师缺少的问题,但是许多高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时候,一般只注重于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如声乐、器乐等的技巧及编排能力,却忽视了其人文素质,这对教育理念的转变、音乐师资教育的改革上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另外,有些院校对招聘进高校工作的音乐老师不重视,这对音乐老师的发展空间产生了局限性。

2.学生资源的调查与研究。(1)在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的时候,根据报告数据显示,5%的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简谱,掌握一种乐器的只有0.5%,40%的学生不知道《二泉映月》、《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谁,有许多的学生不知道梅兰芳、巴赫、威尔第,甚至还有许多的学生不知道小提琴的弦有多少根,分不清民乐队和交响乐队的乐器。(2)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态度的调查与研究如图1,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学生对音乐喜爱的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音乐,只有少部分人对音乐没有兴趣,这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都希望通过音乐来提升自身素质。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有90%的大学生只要一有空就喜欢听音乐,8%的大学生每天听一次音乐,只有2%的大学生几乎不听音乐。如图2,虽然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只有少数去听过关于音乐的课程或者是讲座,但是有很多人打算有机会就会去。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如图3),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公共音乐教学课程低于其他的学科,然后还有少数的学生认为公共音乐课程和其他学科是一样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音乐课程高于其他学科。从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很多高校都只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招生、就业、学校的发展等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较难的专注或是直接忽视。很少高校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公共音乐课程进行设置、教育,导致学生在音乐这一块上有着严重的缺陷,音乐素质低,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对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改进的措施

1.对高校的管理机构的建议及措施。(1)提高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加强学生审美观的教育措施之一。因而公共音乐课程不能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上,还应该让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2)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各个高校可以开设更为丰富的音乐课程,如《音乐素养》、《音乐发展历程》、《民族音乐文化》等,这不仅弥补了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的不足,而且扩大了学生的文化知识领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从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3)加大资金投入量,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对音乐教学场地,需要建设专门的教室进行;对音乐设备如多媒体设备、乐器、音像资料放映设备等进行不断的完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及措施。(1)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各个高校应该对公共音乐课教师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注重培养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专业老师只有做到博学多才才能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2)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对外交流。音乐教师队伍的薄弱也体现在科研上,由于师资队伍音乐职称的比例严重的不协调,科研工作经费比较少,从而造成音乐老师科研能力不高的状况。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音乐教师对于科研的立项和申报。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很好的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由于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幼儿歌曲,而歌曲中的歌词就像是儿歌一般促进着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这里面,有着丰富的词汇,可以强化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对儿童情感开展的价值音乐审美活动往往是通过情感直接抒发和体验来实现其目的的。学前儿童处于个人感受向高级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成长的这个特殊的时期,提供丰富情感的音乐活动,可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情感感知世界,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情感世界的权利。尤其是一些好音乐,音乐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三)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价值所谓个性是指个人与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情感、思想等。个性化是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构成心理自我成长的过程,它是个性建立过程的一个方面。在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有助于围绕培养孩子的生活和事物的兴趣,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创建一个舒适的音乐环境,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具,帮助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中来,让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更加有益的是音乐老师为幼儿开拓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探究精神。因此,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积极推进个体意识的发展。

二、学前音乐教育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遵循审美原则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人们得到美的经验和感受。在幼儿音乐教学时期,教师应当遵循审美教育,教师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的内涵。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声音可以传递美,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让孩子理解音乐的内在美,获得审美体验。

(二)遵循感性原则不同的音乐作曲家的作品含有不同的情绪,所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要使他们注意各种音乐作品出现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从而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感性的原则,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模式。音乐是一种抽象和具象的艺术,由于小龄儿童认知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老师需要使用感应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得到情感的理解,从而有音乐的一个形象化的理解,并最终从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实现理性获得知识的目的。

(三)遵循全面发展原则与多种教学属性不同,学前音乐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专注于教学和演奏的技巧性,还需要教学和统一的认识,以此来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所以,幼儿音乐教育要充分发展儿童的听觉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应多设置一些音乐教学环节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友情链接